行业新闻
首页 > 行业新闻
新闻资讯
行业新闻

卫生用品质量检测详细内容

2025-04-01

卫生用品质量检测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,主要包括物理性能、化学安全、微生物安全以及毒理安全等方面的检测。以下是对卫生用品质量检测的详细介绍:


一、检测依据

在中国,卫生用品质量检测主要依据以下国家标准:

· GB 15979-2024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》:该标准自2025年7月1日起实施,对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,包括微生物限量、理化指标、生产环境卫生要求等。

· GB/T 8939-2018《卫生巾(含卫生护垫)》:该标准规定了卫生巾(含卫生护垫)的渗透性能、吸收量、pH值、背胶剥离强度等物理指标,以及微生物限量和安全性要求。

· GB/T 28004-2011《纸尿裤(片、垫)》:该标准适用于纸尿裤、纸尿片和纸尿垫等产品,规定了产品的渗透性能、吸收量、pH值、微生物限量等要求。


二、检测项目

1. 微生物安全

细菌与真菌:普通级产品细菌总数应≤200 CFU/g,真菌总数应≤100 CFU/g。同时,不得检出大肠菌群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。对于高风险产品如卫生栓,还需额外检测白色念珠菌等特定致病菌。

微生物培养技术:通过特定的培养方法,将产品样本接种在培养基上,培养一定时间后计数菌落数量,以评估产品的卫生状况。

2. 理化性能

pH值:卫生用品的pH值应接近人体皮肤的pH值,一般在4.0-9.0之间较为适宜。过酸或过碱的产品可能会刺激皮肤。

吸水倍率与吸收速度:吸水倍率是衡量吸收能力的重要指标。例如,卫生巾的吸水倍率应≥7倍,护垫应≥2倍。同时,吸收速度也很重要,较快的吸收速度可以让使用者感觉更干爽舒适。

渗透性与回渗量:模拟实际使用情况,检测卫生用品的渗透性和回渗量。渗透性好的产品能防止侧漏,回渗量少的产品则能更好地保持干爽。

其他理化指标:如产品的尺寸偏差、外观质量等,也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。

3. 化学安全

荧光增白剂:可迁移性荧光物质不得检出。长期接触可能引发过敏或致癌。

重金属与激素:筛查性激素(如雌二醇)、铅、镉等重金属。重金属含量过高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,而非法添加性激素则可能扰乱人体内分泌系统。

其他化学物质:如甲醛、防腐剂等,也需严格控制其含量,以确保产品的化学安全性。

4. 毒理安全

皮肤刺激性:通过皮肤刺激试验评估产品与皮肤接触是否引起刺激或过敏反应。

阴道黏膜刺激试验:针对卫生巾等产品,还需进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,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。


三、检测方法

1. 微生物检测:采用专门的微生物培养技术,将产品样本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,在适宜的温度、湿度等条件下培养,然后通过观察菌落形态、计数等方法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。

2. 理化性能检测:使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,如吸水倍率测试仪、渗透性测试仪等,对产品的理化性能进行检测。

3. 化学安全检测:采用化学分析法,如原子吸收光谱法、高效液相色谱法等,对产品中的重金属、激素等有害化学物质进行检测。

4. 毒理安全检测:通过动物实验或人体试用试验等方法,评估产品的毒理安全性。


四、检测流程

1. 样品采集:按照一定的比例随机抽取样品,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。

2. 样品预处理: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,如去除包装、挤出液体等,以便后续检测。

3. 检测准备:准备相应的检测仪器、化学试剂和检测环境,确保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
4. 实施检测:按照预定的检测方法和流程对样品进行各项检测,认真记录每一个数据。

5. 数据处理与分析:对检测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,计算平均值、标准差等参数,以评估产品质量。

6. 编制检测报告:将检测结果与相关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进行对比,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,并编制检测报告。


五、注意事项

1. 确保检测仪器准确可靠:定期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,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。

2.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:在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,防止交叉污染和事故发生。

3. 加强质量管控:企业应从原料采购、生产加工到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加强质量管控,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。


卫生用品质量检测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过程,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、先进的仪器和严格的标准进行操作。通过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,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,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。同时,企业也应加强质量管控和合规意识,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。


广东中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

 

© 2025 广东中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 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 备案号:粤ICP备2024348941号-1